近日,成都市住建局正式發布《成都市建設工程項目智能建造水平評價要點(試行)》(以下稱《要點》)。《要點》由成都設計咨詢集團主編,市建筑院參編。
《要點》共有33項指標,101條詳細評分點,共分為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智慧運維、數據協同和綜合效益六個維度,覆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應用內容。《要點》編制過程中,以首批智能建造試點項目為例進行評分,通過評分分析,成都市智能建造項目應用較為薄弱環節、明確成都市智能建造應用的特點,并在條文中給予合適的引導,共同建立高效治理、綠色低碳、安全韌性、品質生活和節能智慧,具備成都市特色的評價體系。
13條指標、21條評分點體現出高能效治理的系統目標。在設計、生產和施工階段形成數字化成果,提升信息傳遞效率;在智能生產和智能施工階段,通過使用數字化管理系統、智能設備和建筑機器人,大幅提升建設工程項目治理效率;數據協同中采用數字化協同方式,提高各方配合協同效率。
7條指標、11條評分點體現出綠色低碳的系統目標。生產階段鼓勵綠色建材和相關技術使用,減少部品部件生產過程能耗和碳排放;施工階段使用智能設備和建筑機器人以及運用先進智能建造技術,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碳排放;運維階段通過智慧運維平臺,減少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
9條指標、13條評分點體現出安全韌性的系統目標。數據協同對數據安全提出了相關要求,提高項目信息安全;智慧生產、安全認證是評價的重要內容,保證生產過程中安全;智能施工,智能監測技術、數字化管理平臺中安全管理等要求,實現對高危環節的精準全面把控,減少安全事故發生。
9條指標、14條評分點體現出品質生活的系統目標。數字設計對項目結構、防水、隔聲、節能等設計要點要求,提高項目品質;通過BIM技術模型,對項目建成效果進行提前驗證等。智能施工中,提高施工質量,保證施工品質。
11條指標、17條評分點體現出節能智慧的系統目標。設計、生產和施工提供數字化模型,是各階段智慧應用的前提。在智慧運維階段,鼓勵智慧運營管理平臺的建設,提高項目智慧管理、節能管理的應用。
作為國家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之一,在智能建造上,成都正積極探索建筑業轉型發展的新路徑。集團作為市屬國企,也著眼城市發展需求,積極參與其中。2022年,市建筑院積極配合市住建局完成成都市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的申報工作。同年12月,成都市成功入選。
2023年3月,市住建局公布12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其中包括市建筑院的四川天府新區建工大廈建設項目和成都高新區婦幼保健院新建項目。
圖|成都高新區婦幼保健院新建項目
2023年4月,市政府印發《成都市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對智能建造試點目標、實施計劃、重點任務及保證措施進行了明確,指導當前成都市智能建造工作的有序進行。集團主編的《評價要點》即為完善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的基礎。
2023年6月,為了加快建立了成都市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智能建造水平評價體系,集團牽頭全市設計施工共18家企業,僅3個月時間完成《評價要點》的編制工作,共召開5次研討,3次專家評審,保證了《評價要點》的合理和全面。

本次《評價要點》的正式發布,填補了成都市智能建造相關標準的空白,促進成都市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工作,規范成都市建設工程項目智能建造的評價要點和尺度,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數字化、工業化、智能化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