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疫情后對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影響
?????? 疫情造成了人們日常活動方式的轉變,長期隔離導致對戶外活動的渴望增加,這時候居住區景觀就成為了居民活動的重要空間媒介。考慮到防護問題,應盡量避免人群聚集的活動方式。
↑居住區居民的健康行為活動與需求
?????? “社交距離”成為了后疫情時代日常防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距離的變化會導致居住區空間布局的改變。新的空間布局應該強調人與人間的“安全距離”,以往的密閉空間景觀裝置將會被取代。
?????? 同時為了減少人與人間的接觸,居住區景觀對智能化、人性化的景觀專項設施需求也會增加。智能化科技化的景觀設施,能夠提供更加高效與便捷的防疫措施。
02/后疫情時代居住區景觀的優化
??????? 居住區景觀對人性化及景觀綠化的要求日益增加,這與公園城市建設的初衷不謀而合。
??????? 居住區景觀需要提供更多空間活動的可能性。落實到細節上來說就是可以考慮將小區的健康空間場地布局應建立在風環境分析及光環境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各類人群活動的時間科學布置。
↑疫情前后社區居民需求對比
↑疫情后居住區擬增加景觀賦能
??????? 公園城市堅持以人為本,將綠色貫徹到底,后疫情時代基于保持安全距離的需求,因此出現了一些有趣的 “距離感”景觀設計:
??????? “圈地自萌”式景觀空間設計
??????? 為了避免人群聚集并確保社交安全,紐約市局在多米諾骨牌公園的草地上畫上白色圓圈,以確保他們可以在室外享受自然景觀的同時保持所需的社交距離。該設計理念有利于控制空間內活動的居民數量,避免人員聚集。
↑布魯克林多米諾骨牌公園的公共草坪
??????? ?“一人一位”式景觀空間設計
??????? PENTAGRAM設計了一套環境圖形,可幫助游客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圓點結合景觀設施的設置為社交距離劃定了一個無形的屏障,形式新穎有吸引力。不會過分生硬卻起到了提示和警醒的作用,該類設計可以利用在居民區活動區域或者跑道健身器材這類容易人群聚集的活動空間,以達到有效防疫的效果。
↑點狀亮點遍布景觀各角落
# “云互動”式景觀空間設計
在亞特蘭大,為了在博物館和附近場地建立新的關系,“有距離”互動裝置被放置在博物館、街道和公園中。該裝置既可以劃分私人空間,保持社交距離,也可以作為臨時避難所,旨在展示人類“有距離”互動的價值。
↑“有距離”互動的裝置構筑
??????? ?智能化、人性化設計
??????? 將智能化設備融入到景觀設計中,帶給居民安全與便捷。比如進出小區通過“刷臉”或“刷卡”等形式就可達成,真正實現業主在社區公共場所與相關公共設施的零接觸。根據環境小氣候選擇最佳場地布局活動,同時尋找出“氣候死角”,規避該區域布置人群聚集場地。
??????? 又比如在居住區各棟的入戶口設置”蜂巢“一類的快件收發柜,盡量做到無接觸快遞收發,避免與外界人員的過多接觸,也方便業主收取快遞。
??????? 在疫情后應當更加重視小區生活垃圾分級管理系統設計,考慮疫情等突發事件需求,集中式生活垃圾桶等易于滋生細菌的設施和設備應逐步淘汰,小區內戶外環境中僅保留功能型的人性化分類垃圾箱,并實現盡量做到無接觸。
03/展望與總結
??????? 在公園城市的大背景以及疫情帶給我們的啟示下,未來的居住區景觀環境,更多會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之下做到人性化設計,生態健康的居住區環境將增強人與自然、人與人間的有效互動,提高居民的參與性、沉浸性、體驗性、互動性,賦予景觀空間更多的賦能。相信不久的將來,居住區景觀設計將會以更加完善、更加健康、更加嶄新的面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