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成都環城生態公園又登上了央視新聞頻道。作為成都綠道中的重要一環,環城生態公園中有水上綠道、濱水綠道、空中綠道……日前,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對CDAD作品蜀道通衢園中的網紅建筑“起風的院子”進行報道,讓我一起來看一看吧!
綠道上房了
走進位于環城生態公園北段的蜀道通衢園,循著園區道路,很快就找到了“屋頂綠道”所在的建筑,而這個建筑有個非常詩意的名字——起風的院子。
為什么要將綠道搬上屋頂?這還得從“起風的院子”的誕生說起:“假如鳥瞰的話,可以看到‘起風的院子’整個建筑形態呈正方形,其中一角微微翹起,像是一張紙被風吹起,掀了一角的感覺,這也是整個設計的創意靈感。而此處的歷史起源是蜀醫蜀藥,被風吹起的紙,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張藥方。”成都設計咨詢集團下屬成都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所副總工程師楊磊向小錦介紹道。
有了院子的建筑形態之后,設計師為了增加游客體驗感,大膽突破傳統建筑的邊界,在屋頂加設了一條1.5米到3米不等“紅色飄帶”,從地面貫穿至整個屋面,隨著屋頂的起伏而起伏,將游客動線從室內帶到室外。而這個“紅色飄帶”,就是綠道。
走在“起風的院子”的屋頂綠道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主體建筑的高低錯落;而取意于川西民居的院子,也留出了天井;屋面則以青瓦為主要覆蓋材料。整個建筑將現代美學與蜀韻古風相融合,設計感十足。
據悉,“起風的院子”作為景點,目前還在完善停車場等配套,預計7月底正式對外開放;但作為建筑,已經開放,市民可以前往領略其風采。
綠道咋上房
"其實在‘起風的院子’,下面的建筑與上面的綠道,是兩個獨立的系統。”楊磊表示,天馬行空的創意要落到地面,難度相當大。
“首先是屋頂曲面的設計難度大。大多數瓦屋面都是單坡設計,像‘起風的院子’這樣把一個瓦屋面做成多向變化、多維度變化的建筑很少。”楊磊表示。這樣大膽創新的設計需要對結構進行精準的計算,對施工團隊的能力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動工之前,設計團隊對每個細節都進行了嚴格的把控,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失誤。
其次,這個屋頂綠道不僅寬度不一,而且高度也不一,有很多曲面,最簡單的施工方法就是把主要構件進行預制,然后進行現場拼裝,但這樣的造價較高。為了節約造價,屋頂綠道的施工都采用了現場施工,包括欄桿、步道等都是在現場完成,施工難度大大增加。
?
屋頂綠道怎么玩
據楊磊介紹,“起風的院子”目前還在進行停車場等一些配套的建設完善,預計將于7月底正式開放。
盡管還沒有正式開放,但小錦在現場看到,已經有不少市民慕名前來打卡。“感覺這個綠道很獨特,所以專門過來打卡。”市民張阿姨告訴記者。“搞得好,很適合拍照。我今天是來‘打前站’的,改天還要和姐妹們一起來拍照耍。”在屋頂綠道上拍視頻的李阿姨說。
據介紹,“起風的院子”設計功能為環城生態公園展廳。在展廳里將呈現整個環城生態公園的建設過程和整體情況,以及特色景點、特色建筑、沙盤模型等,給游客帶來沉浸式的環城生態公園展示體驗。而設計團隊也希望借由“屋頂綠道”的“網紅體質”,為環城生態公園北段帶來更多人氣,營造更多元的場景。
怎么樣,這樣獨特的“屋頂綠道”,你愛了嗎?